顯示具有 虛擬人資團隊-人資管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虛擬人資團隊-人資管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

勞基法修正於人事行政上的因應對策

文/林俊宏104人資學院事業群 副總經理

107110日主要通過6項的法令修正(如下表所列),預計於3/1號開始實行,此次法令調整的幅度雖不若去年那麼劇烈,但仍有些地方於人事行政作業上需要特別注意,本文將修法之相關重點進行摘要,提供給行政作業人員參考。

一、   放寬七休一與休息日加班核實計算

3/1日起,雇主可將正常工時、二週變形工時與八週變形工時所定之例假,於每七日之週期內調整之;以正常工時為例,若因企業的需要而員工必須連續上班12日,其雙週之班表可設計為前後兩日為例假日,並運用休息日進行加班,則可達到連續上班12日的目的;惟有三點需要特別注意,首先為此七休一的調整必須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(如旅行業為交通部)同意,並經勞動部指定公告,且還需經過勞資會議同意後方能逕行調整;其次,休息日加班已取消四進位之工時計算規定,3/1號後之休息日加班採核實計算即可;最後為四週變形並不納入放寬七休一的範圍中,理由是四週變形由於兩週只要有兩例假日即可,若再放寬可能會造成勞工連續上班24日的情形。


第一週
例假日
休息日
工作日
工作日
工作日
工作日
工作日
第二週
工作日
工作日
工作日
工作日
工作日
休息日
例假日


二、   加班換補休以一比一換算

新法規定若勞工於延長工時或休息日工作後,依勞工意願選擇補休並經雇主同意者,應依勞工工作之時數計算補休時數,也就是加班換補休採一比一的方式;企業執行此法條需要注意下列幾點:

a.     勞工選擇補休需經雇主同意,若雇主不同意就以加班費的方式處理。
b.     國定及例假日加班不能換補休,一律給加班費
c.     加班換補休以先進先出為原則
d.     補休期限屆期或契約終止未補休之時數,應依延長工作時間或休息日工作當日之工資計算標準發給工資。

上述d點所提之工資計算標準可參考下表所示,平日加班前兩個小時以1.34倍計算,後兩個小時以1.67倍計算,休息日加班前兩個小時以1.34倍計算,3~8小時以1.67倍計算,若有延長工時的部分,則以2.67倍計算。

工時
時段(時)
平日
休息日
國定假日
例假日
正常工時
0-2
1.34
1
1
3-8
1.67
延長工時
9-10
1.34
2.67
1.34
2
11-12
1.67
2.67
1.67
2
備註
取消四進位的規定
18
18
補假一日。(1)


另外,國定假日出勤則必須加給一倍,由於勞工的假期已被破壞,所以即使做一小時仍必須給付八小時,延長工時的倍率算法如同平日;最後,註1為:例假日原則上不可加班,除非因天災、事變或突發事件,雇主認有繼續工作之必要時方可,除了要落實做一給八外,延長工時的部分需給付兩倍,另外還需補假一日。


三、   每月加班時數上限提高至54小時並總量管制

原法令規定每月加班上限為46小時,本次修正額外增加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後,延長工時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54小時,每三個月不得超過138小時;雇主們未來可以充分運用此修正的法條進行人力的調整,以下表為例,假若5-8月為企業生產之旺季,可分別採4-6月及7-9月為週期,於5,6,7,8分別加班54小時,即可擴大人力供給以滿足企業之需求;最後,若勞工人數在30人以上者,應報主管機關備查。

四月
五月
六月
七月
八月
九月
30
54
54
54
54
30


四、   輪班排班休息間隔與特休得遞延

3班制的企業,若需從大夜班(0-8)換成中班(16-24)間隔只有8小時,原規定間隔必須達11小時造成企業換班的困難,若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商請勞動部公告的行業,經勞資會議通過後可縮短至8小時,適用的行業勞動部會從3月起陸續公告。

在年度特休未休畢的部分,經勞雇雙方協商可遞延至次一年度實施,至次一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日仍未休之日數,雇主應發給工資;若企業操作特休遞延時,必須將結轉次年度的特休日數與年度新產生之特休日數切開,方能計算年度終結特休未休畢的部份進行薪資的結轉。

最後,這次法令的調整例如加班換補休之先進先出的處理、補休結轉薪資必須記載當時加班的倍率、工時銀行(加班時數上限138並以3個月為週期)之規定、特休假可遞延一年等等之法令調整都遠遠超過excel可操作的範圍,建議採用人資系統例如104 eHRMS雲端企業大師,系統除了可自動計算降低行政人員相關作業外,也有排班表單線上打卡等協助主管進行人員出勤管理之功能,可大幅提高公司之管理效率,是最划算的投資。

104提供人資系統服務,協助企業快速適應新法,以免增加誤觸法令的風險。

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

特休假設定

如何正確設定特休假參數,給對額度。

以下案例以人員為2016/03/15到職舉例,並依不同的「每年給假起始日」、「特休給假計算依據」、「第一次給假」...等參數設定,所計算出可得的特休額度

<案例一>依勞基法規則給假,使用週年制(即員工到職日),視前一年度年資為依據,第一次給假需符合到職滿6個月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




<案例二>依公司自訂給假,使用曆年制(每年1/1給假),視前一年度年資為依據,第一次給假需符合到職滿6個月,跨年資依天數比例計算。
           


<案例三>依勞基法規則給假,使用曆年制(每年1/1給假),視前一年度年資為依據,第一次給假需符合到職滿6個月,跨年資依月份比例計算。




<案例四>依勞基法規則給假,使用曆年制(每年1/1給假),視前一年度年資為依據,第一次給假需符合到職滿6個月,跨年資依年資較高的天數計算。





 <案例五>依勞基法規則給假,使用曆年制(每年1/1給假),視前當年度年資(預給制)為依據,第一次給假需符合到職滿6個月,跨年資依天數比例計算。







<案例六>依勞基法規則給假,使用曆年制(每年1/1給假),視當年度年資(預給制)為依據,第一次給假需符合到職滿6個月,跨年資依月份比例計算。




<案例七>依勞基法規則給假,使用曆年制(每年1/1給假),視當年度年資(預給制)為依據,第一次給假需符合到職滿6個月,依年資較高的天數計算。






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

【新功能快報】人資管理系統可以分依每個功能節點分權限使用

你還在煩惱怎麼分權限給其它的系統管理員嗎?過去,系統是依照模組功能 ( 組織、人事、出勤...等 ) 拆分權限,現在我們將每個模組功能再細分到個別功能的小節點,所以你可以自行決定每一個一般管理員只能使用那一個功能節點。例如:只想開放給王小明使用非員工資料和薪資科目的權限,所以只要勾選這兩項即可滿足。








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

【中獎公告】人資管理十月滿意度調查中獎名單

謝謝您參與企業大師人資管理回饋調查,得獎名單出爐,恭喜各位得獎人!
中獎通知將email至您填寫問卷時留下的email信箱,請注意收信。

品田牧場雙人餐卷五名
統編:45****65      姓名:周**      email:fds******@****.com
統編:24****42      姓名:蘇**      emailhan****@********.com.tw
統編:54****50      姓名:林**      emailgra***@*******.com.tw
統編:43****23      姓名:許**      emailjoa******@*****.com.tw
統編:23****33      姓名:蘇**      emailail******@******.com

威秀雙人電影票五名
統編:70****57      姓名:蔡**      emailtwi*******@********.com.tw
統編:28****80      姓名:陳**      emailgil*********@******.com
統編:53****04      姓名:林**      emailaic*******@*****.com
統編:24****23      姓名:吳**      emailpi**@**********.com
統編:16****26      姓名:黃**      emailray******@*****.com

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

【新功能快報】人員離職/留停會同步關閉企業大師登入權限

當員工於人資管理系統中完成離職/留停作業並生效,除原有人資管理與私人秘書關閉權限外,亦會同步關閉該員工登入公司的權限。


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

6成3企業支持一例一休修法

63企業 支持一例一休修法
休息日、71、特休,3大爭議最迫切想修;1045大修法建議

來源:104資訊科技9月26日新聞稿


  新任閣揆賴清德上任,將一例一休修法列為優先法案!104資訊科技調查逾千家企業,高達63支持一例一休重新修法,僅不到1成企業反對;其中,一般服務業及傳統製造業對修法的呼聲最高;企業認為最需要修的條文,主要聚焦在「休息日工資」、「71」及「特休」3大爭議!

  104資訊科技集團人資長鍾文雄說,政府為促進勞工工作生活均衡、落實周休二日,透過勞基法修正推動「一例一休」,原屬美意,但因部分條文限制了企業運作彈性,也讓有意透過加班增加收入的勞方,因企業管控而未蒙其利、反受其害,更嚴峻的是造成勞資對立緊張關係。因此,在納入更多「彈性」的基礎上,104提出修法5大建議:



  新法衝擊72企業「一例一休不適症」未緩解

  1042017/9/8~9/18針對企業人資及用人主管進行「一例一休暨勞檢影響調查」,總計回收1,036份有效樣本,在95%信心水準下,抽樣誤差約± 3.04%

72%企業認為,一例一休對公司整體影響「負面」居多,對比今年2月份調查。73%企業認為,一例一休影響負面,顯示在新制上路9個月後,企業的「一例一休不適症」並未緩解;其中,一般服務業及傳統製造業因勞力密集、淡旺季波動等產業特性,在排班、工資計算、加班工時上所受衝擊較大,也是這一波修法呼聲最高的產業。


  新法衝擊6成企業勞動成本增,平均增11.7%

  一例一休實施至今,6成企業已確定勞動成本增加,較今年2月調查時大增36個百分點;企業勞動成本平均增11.7%,也較年初調查時略增0.7個百分點。其中,傳統製造業增加的勞動成本,是4大產業中最高。


  新法衝擊6成企業獲利減少,平均減13.4%

  6成企業表示,一例一休將使得今年獲利減少,平均減少13.4%,獲利衰減幅度也較今年2月調查時多出2個百分點。其中,一般服務業獲利減少幅度,是4大產業中最高。

  修法態度:62.5%企業,支持一例一休重新修法

  綜合上述衝擊,104調查,62.5%企業支持立法院新會期重新修法,僅9.4%反對,28.1%企業沒意見。贊成修法比率最高的產業是傳統製造業,其次是一般服務業。最迫切需要修法的條文,近半數企業投給「休息日工資增加,且工時納入加班計算」;第二是「每7日至少1日例假、1日休息日」,排班需求高的企業彈性度降低;第三是「增加特休,且年度未休完發給工資」,大幅提高特休給假標準,且未休完需換發工資,增加企業勞動成本。


來源:104資訊科技9月26日新聞稿


國內第一份!2,000家企業自評勞檢大公開
67%企業自評不歐趴;一般服務業奪下「勞檢金酸莓獎」
  
    一例一休實施逾9個月,為了解企業適法概況,104資訊科技首次啟動大規模企業勞動條件自主檢核,總計回收超過2,000家企業自評問卷,結果發現,高達67.1%的企業自評至少1項以上不合格,即3分之2的企業自認勞檢無法歐趴(all pass)。其中,一般服務業奪下「勞檢金酸莓獎」,不但70.3%自評不歐趴最高,7大勞檢自評項目的不歐趴率也囊括4項冠軍,光看企業自評,即已顯示一般服務業的勞動條件亟待改善。

    將企業自評不歐趴的比率定義為「不合格率」。7大自評項目中,「勞資會議/職工福利」的不合格率最高,弱勢工會依舊是勞方深沈之痛,勞資平等且真實對話仍需極大努力。一例一休爭議項目「工時/休息/休假」及「工資」則是企業自評兩大雷區,不合格率雖位居45,但官方實際勞檢結果,加班費、出勤記錄、加班工時卻是最常違規的前三項。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說,法令複雜、業態多元,企業可能因不了解法而誤判、甚至遭罰,隨著修法呼聲漸高,企業可化繁為簡,導入e化人資系統,縮短適法陣痛期,也減少誤踩地雷的風險。

  新法難適應!一例一休逾9個月,65%企業勞檢仍沒把握
  一例一休從最初的法令宣導、到重點企業輔導已超過9個月,但104調查,若「明天」就要勞檢,65%企業沒有十足把握、67%企業尚未完全適應新法,顯示一例一休的複雜度及推動困難度相對高。


自評難過關!67.1%企業,自認勞檢無法all pass

  為協助企業以更具體細微的角度,自我檢視勞動條件是否符合規範,104依據勞基法規範編製更細緻的【勞動條件自主檢核表】,分7大項(總則/勞動契約、工資、工時/休息/休假、勞工保險/退休、職業災害/工作規則、勞資會議/職工福利、性別工作平等),共計42題,並於8/17~9/19針對企業人資或主管,啟動首次大規模企業勞動條件自主檢核調查,總計回收2,024家企業自評問卷。

  結果發現,67.1%的企業至少一題不合格,即3分之2企業自評無法歐趴(all pass),多數自評約有1/4的題數不合格。

       7大項中,「勞資會議/職工福利」問題最多,例如沒有每三個月舉行勞資會議、沒有依法成立職工福委會並按月提撥職工福利金等;其次是「勞動契約」,例如勞動契約約定違約賠償等不利於勞工之條款、並未依法資遣勞工發給資遣費等;再者是「性別工作平等」,例如企業規模100人以上未依法設置托兒設施、每月未提供女性員工生理假一日、女性產假及育嬰留職停薪等項目。

一般服務業奪勞檢金酸莓獎!整體勞動條件最差

       4大產業中,一般服務業有70.3%的企業自評無法歐趴、比率最高,其次是傳統製造業68.6%、知識密集服務業66.1%、電子製造業61.1%
7大勞檢項目,哪些產業自評表現最差?一般服務業也囊括其中4項,分別是「工資」、「勞工保險/退休」、「勞資會議/職工福利」及「性別工作平等」,自評不歐趴居冠的項目也居4大產業最多。

       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說,國內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7成,但勞動條件長年跟不上產業發展速度,致使國內服務業相關從業人員存在過勞、低薪等負面觀感,也導致產業人才流失、流動率高、招募不易等弊端;以這次調查來看,倉儲運輸、運動及旅遊休閒、餐飲服務業,都是不合格率最高的產業別。